也許放下妄想才更安樂

最近終於,終於在卡著deadline緩慢開始申請Ph.D.及補辦工卡。不出意外需要很多資料,由於個人比公寓佈置還無政府主義的內存管理能力,要在很多電腦文件夾間穿來越去拼湊文件…湊巧也找到很多自己都不太記得的東西:比如做過Placebo的紋身貼紙,T-恤衫,和朋友合翻譯過長達四十分鐘的視頻,蒐集很多圖片,當然還做過很多採訪翻譯…蒐集過網上所有能找得到的Mikele唱過的歌,做過同人眼鏡布和明信片,等等。

有時候覺得,啊,自己算不算做了很多無用功?功利一點,把這樣的精力放到net-working及學業工作上會不會最終獲得更大的滿足感?fandom真的完全是個「為愛發電」的地方,電都是拿來光亮那個偶像或題材的。花了那麼多精力學那麼多才藝傍身,其實最後沒幾個會成為小說家,畫家,攝影師,翻譯…大多數人的水平也永遠業餘,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獲得關注獲得滿足感,在自己偶像可能某日回應中獲得滿足感,在自己做了什麼的感覺裡獲得滿足感。在我眼裡同人文化是一個在很多大我中偷渡一些小我的地方,畢竟如果沒有某某某,大家不會坐一起圍爐;自我人格必定無法超越偶像的地位。真正要在這些領域做出點什麼,則需要更多攻擊性和…自戀。認真講,搞創作就無法逃脫個人branding,要會孔雀開屏自我宣傳,有很多很多的「我」。

按照八股作文寫法,這個時候就應該升堂讓反方發言陳述論點一二三,同人文化如何給予個人力量,讓人找到歸屬感,給人創作的框架等。但作為一個賤格的人,這次我想略去這一部分,只真誠發問:「熱情退去後再看,這樣的投資回報率真的合算嗎?」。隨著年齡增長大部分人都漸漸淡圈,工作家庭感情繁忙,比起學生時代有太多事情要忙,同人二創就會漸漸貶值失去吸引力… 而且著眼面前一畝三分地,才更符合社會對成年人的期待吧。做過的事,最後也不過let-go或者壓箱底,那相比那些一路步步為營都為了個人事業發展的人,是不是浪費了很多時間?

不可否認,同人,及各種不務正業的愛好幫助人渡過情緒低谷的療效。這些不務正業是或曾經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,有人藉此活著;可不可以說「做過的事」貶值,白費的光陰是療癒的副作用呢?不務正業是不是也算一款抗抑鬱藥呢?那這種不務正業到底是對社會期待的反叛,還是為了達到社會期待去服藥做出的犧牲?我既得意參與同人,或者僅僅文藝作品曾給我帶來的精神豐足,有時又妒忌有人工作中獲得成就那簡單的快樂;快樂的方式不止一種,人卻不能每種都擁有,站在圍城的一端,也許放下妄想才更安樂。